手机版
登录 | 注册 | 服务热线:400-660-2938或13581726357
首页 / 文章 / 成年人扎心真相:休息,比工作更难

成年人扎心真相:休息,比工作更难

发布时间: 2023/02/03   阅读次数: 307
充满了分歧和争吵的婚姻会持久吗?“充电线一拔,我和浪浪山道别了。”动画短片《小妖怪的夏天》中,小猪妖对妈妈说“想离开浪浪山”,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就像千万漂泊异地

充满了分歧和争吵的婚姻会持久吗?


“充电线一拔,我和浪浪山道别了。”


动画短片《小妖怪的夏天》中,小猪妖对妈妈说“想离开浪浪山”,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就像千万漂泊异地的打工人,春节假期结束,也要和自己的“浪浪山”道别了。


这个春节假期你过得怎么样?是为新一年的事业蓄足了力量、精神饱满地回到日常?还是钱包和精力都被掏空,放假比不放假还累?


现代人的生活被划分成了“工作”和“休息”两部分,生活只有工作日和休息日,工作和休息又形成了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。



心理学家运用对15岁的青少年做的一项调研显示,工作是必需但不快乐的,休息是愉快却无用处的。


这种观念来自他们从父母身上看到的经验,还会随着他们进入高中而逐渐加强。


人们厌倦工作,但又不得不做;向往休闲,但是闲下来又感到空虚。


而心流理论的提出者、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赖在《发现心流》中指出,休闲并不比工作更令人快乐,拥有自由时间也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,除非当事人知道如何有效利用空闲时间。


20世纪初,心理分析师桑多·费伦茨注意到,他的病人在周日爆发歇斯底里症及忧郁症的概率远高于其他日子,他将这种症状取名为“周日精神病”。


对于一生献身于工作的人而言,退休常常会导致慢性忧郁症。心理学家在抽样调查中发现,有目标可追寻的人,心理和身体状况都会更好。


独自一人、无事可做时,人们更易出现身心病症。


为什么休闲带来的可能不是放松和休息,而是空虚与抑郁?关键就在于你的专注力。


当一个人心猿意马,杂念频出时,时间好像被拉得很长,人也陷入焦虑和迷茫之中。


相反,一个人积极主动、专注地沉浸于一件事时,你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、感受不到自我,这就是米哈里所定义的“心流”状态。



心流是全神贯注、忘却烦恼的快感,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才能体会。


邓亚萍在做客《圆桌派》,谈到赛场上的状态,窦文涛说:“大家都说气势如虹,好像一有了气势,出拍的每一下都是对的,人好像进入一个巅峰状态。”


这就是“心流”,人一旦进入这种状态,前一个动作和后一个动作的衔接,上一个任务和下一个任务的切换,无需思考,全由下意识来主导。


而周围的世界,犹如围着你在转,世间万物听凭你来调遣;时间感、空间感、自我评价,随即消失,有如神助。


《庖丁解牛》这样描写庖丁宰牛的现场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,砉然向然,奏刀騞然,莫不中音。合于《桑林》之舞,乃中《经首》之会。”


节奏井然有序,手法出神入化,现场声音都能符合音律,仿佛合上了《桑林》、《经首》的节拍。


庖丁说:“三年前解牛,我眼中只见牛,三年后解牛,眼中无牛。”


表示他已经进入了心流状态。



实验发现,心流的体验,发生在工作时的机率是54%,大大高于休闲时的18%。


工作的场景,更接近心流所需要的条件:有明确的目标、及时的反馈、可以发挥技能、有挑战有难度等等。


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体会不到快乐,更谈不上心流?


米哈里认为,这正是因为我们把工作作为了外在目标,认为它是强制性的、为了生存不得不为之,获取的报酬多就开心,报酬少就感到被剥削,很少有人能享受工作的过程。


能够在工作中自得其乐的人,怀抱的目标是以自我为依据的“自成目标”。


也就是说,做这件事,你不追求未来的报酬,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。



米哈里在采访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及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过程中,最常听到的两句话是:“你可以说,我一生每分每秒都在工作,也可以反过来说,我从未工作过一天。”


名下拥有200多项专利的发明家雅各布·拉比诺于83岁时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:“想出一个新点子是十分有趣的事,如果没有人要,我也不在乎。反正能想出一些新奇古怪的东西,本身就很好玩。”


尽管他们经历了无数内心交战、工作辛劳的时刻,但将心灵拓展至崭新领域的喜悦,却是他们快乐的最大来源。


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做到行业顶尖的人才能体会到心流,工作是否能带来幸福感的提升,在于我们面对的工作态度,以及面对挑战时我们能汲取何种体验与感受。


抛开各种文化偏见,下定决心让工作具有个人意义,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,也可以提高生活品质。



《福布斯》杂志曾引述数据称,现代人的脑海中一天平均有7万个想法闪过。加上永不停歇的社交媒体、流媒体等娱乐方式,无论是想沉静下来完成工作,还是好好休息,都变得更困难了。


工作不够投入,闲暇又任之虚度,最后他们的整个生命都暗淡无光了。


很多人以为只要假期足够长,就能获得休息、重拾幸福,然而现实却是,学习如何有效利用闲暇,远比想象中困难。


大多数人如果没有目标可以追寻、没有朋友可以互动,注意力及动机便会开始消散。一旦心念分散,人往往就会钻牛角尖,想些无解的问题,徒增自己的焦虑。


空闲期间无所事事,人的精神混乱度将大为升高,整个人只觉得懒懒散散、兴趣全无;如果能将空闲时间用于运动、艺术或爱好,便可具备感受心流的条件。



个人生活的质量,大半取决于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。


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曾经做过一个疲劳测试实验。


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,他采取两种方式: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,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,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。


结果表明,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,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。


也就是说,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的休息方式,比完全静态的休息方式更有效。


亚里士多德曾说,世人不分男女,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。


幸福并非瞬间发生;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,用钱买不到,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;


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,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认识。


新的一年,愿你找到自己能全神贯注去做的事业,学会享受闲暇。



以上文章转自“十点读书”



良人佳偶公众号

欢迎关注华人基督徒婚恋交友网

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
帮助中心
个人信息保护政策
服务支持
同城交友
客服热线:400-660-2938或13581726357
联系邮箱:

打造一个严肃、正规、安全的华人基督徒婚恋网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glovem.com

主内交友网、基督徒婚恋网、主内婚恋网

良人佳偶网:https://www.glovem.com

软著登字第0561029号 / 京ICP备18014997号-3

平台法律顾问:沈国勇律师(平台投资人、合伙人)、陆霄律师、柳箐律师等



扫码进入手机端,便于手机打开




欢迎扫码关注平台公众号